前言
大家好,我是涛哥,一个研究ADHD并找到了自己热爱事业的ADHDer。
前不久,涛哥收到了这样几条评论,是关于担心自家A娃智商问题的:
(
很多家长总是焦虑A娃“脑子怎么转不过弯”“记忆力和表达力都比同龄人差很多”,担心孩子智商有问题,但其实这些都是前额叶惹的祸。
你别说,不仅家长会这么认为,涛哥我从小就认为自己智力有问题,这个怀疑直到我读研时才消除。
大家都知道,前额叶相当于大脑的指挥中心,负责我们的执行功能,而相比于正常儿童,A娃的前额叶发育存在异常,这导致孩子看起来“智商低”。
但幸运的是, 儿童时期正是前额叶发育的关键阶段,这一阶段神经元在疯狂生长,连接在不断建立,这段时间也是我们能帮助孩子“大脑升级”的窗口期。
那么A娃的智商到底有没有问题?他们的前额叶到底和别人差在哪儿?我们又该如何保护、激活孩子的前额叶呢?
展开剩余91%A娃智商真的有问题吗?
目前多数研究都表明,ADHD群体的平均智力水平确实低于常人。
深圳市儿童医院联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共同进行的一项针对ADHD智力测验(用韦氏智力量表施测)的研究发现,ADHD儿童的平均智商为96,而正常儿童的平均智商为105,ADHD儿童的平均智商低于正常儿童,且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意义[1]。
但是大家别担心,不要妄自菲薄,2006年的一篇元分析研究表明,在成人韦氏智力测试中,ADHD患者的智商总得分低于非ADHD患者。
说明A娃整体的智商是不断提升,和身边人的差距在减少,直至没有明显差异。
与此同时,研究还ADHD群体在智商分布上也呈现正偏态分布。
可能有小伙伴不知道什么是正偏态分布,涛哥在这里也简单科普一下:
正偏态分布是一种统计学上的分布形态,也被称为右偏分布,数据的大多数值集中在分布的左侧,而尾部则向右延伸。
简单来说,正偏态分布的特点是数据整体上更倾向于较小的值,但也存在一些相对较大的异常值。
根据该研究数据制成的对比图可以发现,ADHD儿童的智商分布图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正偏态图,也就是说:ADHDer中智商低的较多,但也存在极少数的ADHD智商特别高!
在这个研究中由于正常儿童的总人数比较少,所以可能导致智商分布是个负偏态,如果样本足够大的话,应该是个正态分布,即智商中等的最多,智商低和高的数量差不多。
(制图:ADHD互助联盟)
那么,为什么A娃的智商好像比正常小孩要低一点呢?
其实不是A娃不聪明,而是因为他注意力、冲动控制、计划能力较差,这与前额叶发育滞后有关。
A娃的前额叶有哪些异常?
与正常孩子相比,A娃前额叶的“刹车力度”要差一些。
有研究发现,在需要抑制控制的任务(看到……不要按键)中,正常儿童 左侧额极皮层(前额叶最靠前的地方)显著激活,而ADHD儿童该区域激活明显减弱,表明其抑制控制功能存在神经基础缺陷[2]。
(图源文献2,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在任务期间的氧合血红蛋白oxy-HB浓度变化曲线)
简单来说,正常儿童在“忍住不按键”时,左前额极区域突然加血加氧、猛踩刹车,而A娃同一脑区的血氧含量几乎不变,就好像“刹车员”打了瞌睡,所以车(冲动反应)就容易冲出去,控制不住。
ADHD领域的资深专家巴克利教授在讲座中提到,ADHD儿童的前额叶发育不良其实是因为比普通儿童晚约3年。
这种发育延迟主要体现在大脑皮层的成熟速度上。
(图源巴克利教授讲座视频截图)
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儿童与青少年精神医学中心研究发现:ADHD儿童的大脑,尤其是负责注意力和计划的前额叶脑区,发育落后于正常儿童[3]。
别说,涛哥就感觉小时候脑子非常不好使,笨笨的、蠢蠢的,经常闹出各种笑话。
研究人员分别扫描了223名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的大脑,分析其大脑皮层的厚度变化。结果发现,ADHD儿童大脑皮层发育到厚度峰值的年龄中位数是10.5岁,而正常儿童是7.5岁。
也就是巴克利教授所说的,相比正常儿童,ADHD儿童滞后了3年。
(图源文献2,ADHD儿童的前额叶皮层发育滞后于正常儿童)
尽管随着年龄增长,A娃的大脑结构和功能会逐渐成熟,可能到30岁-35岁追平同龄人,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大脑功能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。
研究表明,即使大脑结构发育趋于成熟,ADHD个体的注意力、冲动控制和执行功能等仍可能存在长期影响[4]。
(图源巴克利教授讲座视频截图)
因此, 在前额叶发育的关键时期,也就是儿童时期,必须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。
如何保护好A娃的前额叶?
对于A娃家长来说,要想保护孩子的前额叶,要从两条思路着手:
一、谈提升前,我们先做到减少对前额叶的过度消耗,避免伤害;
二、针对性地训练前额叶功能,促进发育。
1.如何避免伤害前额叶
2.如何促进前额叶发展
家长可以通过科学、可落地的日常干预来促进前额叶发育,从而改善孩子的认知与行为表现。以下是一些具体可执行的家庭干预方案:
(1)日常行为结构化:降低认知负荷,激活前额叶
想要锻炼前额叶,就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重复锻炼大脑的计划、执行、总结能力以及专注力,把孩子要做的事情都“结构化”。
结构化的核心在于: 清晰、明确、有序,需要我们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。
环境结构化
环境结构化
环境结构化的核心是根据儿童的需求调整环境,设置明确的空间分区,要有安静的环境、固定的学习位置(远离电脑电视)和整洁的书桌。
这样做可以减少干扰因素,让儿童清楚各个区域的功能,提高学习和活动的专注度。
指令结构化
指令结构化
指令结构化能让孩子更易理解任务,减少干扰并提供引导,帮助培养孩子的行为规范,建立常规模式和明确行为边界,促进执行功能的提升。
任务结构化
任务结构化
任务结构化能帮助孩子明确任务步骤,让他们清晰知道“要做什么”,减少因任务模糊产生的焦虑。
还能提升注意力,通过聚焦关键信息,引导孩子专注于任务,培养自我管理能力,促进前额叶发育的完善。
(2)认知训练游戏:每天10分钟“执行功能健身房”
大脑的神经可塑性让A娃的前额叶发育有了机会。 通过认知技能的训练,可以改变大脑的结构和功能,进而改善孩子薄弱的、受损害的认知和执行功能。
以下几种小方法、小游戏可供各位家长参考:
(3)正念训练:每天5分钟“大脑健身操”
正念练习是一种专注当下、觉察内心与身体状态的训练方式,已经被大量脑科学研究证实对ADHD有积极作用 ,如增强前额叶的活动水平,提升大脑对情绪、冲动和注意力的调控能力等[5][6][7]。
简单来说就是帮助他们激活执行功能网络,让大脑在面临干扰和诱惑时学会“刹车”,增强思考与控制的能力,让其在遇到挑战时不再轻易“断线”或“炸毛”,而是多一份觉察和选择的空间。
长期坚持正念,就像每天给大脑“做体操”,前额叶在一次次训练中被激活,逐步变得更强大、更灵活。
涛哥当时读研时,做过一年多的正念训练,再去医院检查,就发现前额叶功能就改善了很多,包括情绪功能,在大脑层面,都有很大的改善。
下面四张图为涛哥在医院诊断时拍的。
(2019年4月份在北六检查的脑电P300,显示额叶功能异常)
(2021年2月份在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检查的P300,显示认知功能正常)
(2019年4月份在北六检查的脑电p300,显示“躁狂”状态)
(2021年2月份在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检查的近红外,显示“基本正常”。)
涛哥说
很多家长看到这里,第一反应是:“完了,我是不是已经错过了最佳干预期?”或者开始疯狂查资料、买教具、报课,每天盯着孩子的表现一惊一乍。
我知道家长们看着孩子跟不上肯定会着急,这是人之常情,但是请记住,你的焦虑可能会导致孩子的大脑进入应激状态,反而会对大脑的发育不利, 所以请尽量地控制自己,放平心态。
涛哥再次重复——慢就是快,死死记住这句话,注意力不要飘,出来混都是要还的,“拔苗助长”,用焦虑、打压、控制养育出来的ADHD孩子,长大后学历再高,基本也是个“废人”!
最后,可喜的是A娃“智商低”往往是潜能未被激活,而不是能力不足,而只有当孩子在一个“被接纳、被理解、不被催赶”的环境中时,前额叶才有空间去慢慢激活,去承担起专注、计划、情绪调节的任务。
ADHD群体绝壁是晚熟的人,涛哥是,训练营的成人ADHD大多也是!
只有你做得越稳,TA的未来才能走得越远。
发布于:安徽省第一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